一家是銀行卡支付清算巨頭,另一家是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的龍頭老大,卻為了一臺小小的POS機交惡。最近支付寶宣布:“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寶停止線下POS業務”,這也意味著此前支付寶在商家布設的數萬臺POS機的投資全部打了水漂。很多人都把矛頭指向了銀聯。此前,銀聯曾經對旗下會員上海銀行重罰上千萬元,理由是上海銀行將自己在銀聯的收單機構號借用給了支付寶,用于POS刷卡等業務。在POS機這么個小小的設備上,傳統的銀行和新興的互聯網勢力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銀聯個人pos機怎么申請?
第一、pos機結算人身份證,
第二、刷卡結算到賬銀行卡,即pos機刷卡到賬的那張儲蓄卡;
第三、pos機結算人信用卡,這張卡是用來認證的相當于身份證的補充資料,并不是智能刷這張卡,認證完成后,所有銀聯卡都可以刷;
第四、pos機使用人的手機號,以上信息必須是用一個人的,即身份證+信用卡+儲蓄卡+手機號,必須是同一個人。
不過,這塊誘人蛋糕的構成也正在迅速發生變化。2012年,互聯網支付的交易規模已經達到了38412億元,占到了第三方支付整體交易規模的36.9%,其增長速度更是高達70.46%,遠遠超過了線下的增速。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網上交易,互聯網支付的交易規模極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超過線下支付。
而且,以支付寶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也正在覬覦利潤豐厚的線下支付業務。POS機業務是線下支付業務的重中之重,它占據了全部線下支付業務交易額的90%以上。
2012年3月,支付寶宣布將在3年內投資5億元進軍COD(貨到付款)市場,并為線下支付提供3萬臺POS終端,這也是支付寶首次涉足線下支付,包括物流POS支付方案和電商物流支付兩部分,支付寶推出的POS機能夠整合刷卡與貨單信息管理功能,此后快遞公司的配送人員不再需要隨身攜帶銀聯POS機了。當京東、蘇寧等電商依靠更好的線下體驗(包括物流、配送等)贏得越來越多客戶的時候,作為行業老大的阿里巴巴進一步完善其電商的線下體驗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雖然支付寶副總裁樊治銘反復強調支付寶只會專注電商線下支付,不會去分羹銀聯和銀行在房地產、汽車銷售等傳統線下POS消費市場,不過這仍然引起了銀聯的警惕。因為互聯網支付的教訓就在眼前。據了解,在互聯網支付業務中,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擁有更強的議價權,它們向銀行支付的實際手續費率平均僅為0.1%左右,大大低于銀聯網絡內0.3%-0.55%的價格水平,這也間接減少了銀聯的收入。
而如今,瘋牛一下子闖入了瓷器店。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始大規模進入線下收單市場,它們直接與銀行合作,繞開銀聯,在商家大規模部署POS機,這已經威脅到了銀聯商務的壟斷地位。
來自互聯網的巨大沖擊讓銀聯坐不住了。銀聯成立了銀聯網上支付等公司反攻互聯網,對于自己占據優勢的線下支付市場則進一步進行整頓。
除了前不久對上海銀行的處罰之外,銀聯類似的動作還有不少。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創始人苦笑著回憶起他們開展POS收單業務的經歷:由于所有POS機都需要經過銀聯的技術認證,他們被要求提供各種各樣的文件和資料,來來回回耽誤了不少時間。等到他們將所有資料湊齊之后,卻發現銀聯商務的POS機已經布滿了當地的商鋪。2012年11月,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在短短幾天內竟然接到了幾百個投訴電話,幾乎把客服電話打爆了,這些電話都是投訴無法通過拉卡拉給建行信用卡還款。業內人士透露,這其實也是拉卡拉試圖繞開銀聯的代價:之前拉卡拉通過在多家銀行設立賬戶對沖的方式,試圖繞開銀聯的清算通道,卻沒注意自己在某家銀行的賬戶頭寸已經沒了。
作為國內唯一的人民幣銀行卡跨行支付清算機構,銀聯在無形之間又承擔了行業協會甚至仲裁者的角色,這也使得它對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有著很強的威懾力。如今,它又計劃進一步行使自己的力量了。在7月24-25日召開的銀聯董事會上它制定了一個目標:2013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非金融機構線下銀聯卡交易業務遷移,統一上送銀聯轉接,同步規范互聯網銀聯卡支付業務;2014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融機構互聯網銀聯卡交易全面接入銀聯。如果銀聯的這個目標得以實現的話,也就意味著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過去那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舉動都將難以實現,從而導致它們的運營成本大大增加,最后的結果將是被銀聯旗下的“正規軍”擊敗。
當然,銀聯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敦促銀行與其合作,清理它們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銀聯卡業務接口,將其全部上收總部。從目前來看,大多數銀行的態度都頗為曖昧。一家銀行的電子銀行部人士表示,會將一部分業務放在銀聯,但是肯定不會把其它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渠道統統砍掉。他認為,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能夠產生巨大的交易量和資金沉淀,銀行也不得不借助它們的力量。
對于互聯網的沖擊,前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深有體會:“我們身處網絡時代,不要以為傳統的東西還會安然存在。我們不是要抵制、排斥,甚至仇視它,我們需要歡迎它,和它一同迎接這個時代。未來,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銀行的挑戰會更深遠……”對于傳統金融巨頭們來說,來自互聯網的挑戰才剛剛開始。